吞嚥困難衛教指導
吞嚥困難
吞嚥困難指因病人功能性、結構性損傷或支配吞嚥的神經肌肉調節受損,導致導致口腔將食物推送到胃部的過程發生困難。吞嚥困難致病原因
吞嚥困難致病原因
吞嚥困難常見於腦中風、創傷 性神經損傷、頭部外傷、重症 肌無力等。
吞嚥困難的症狀
♦ 嘴巴無法閉合、流口水
♦ 食物含在嘴巴無法嚥下
♦ 吞不乾淨有殘留食物
♦ 無吞嚥動作
♦ 吞嚥前、中、後有嗆咳
♦ 進食時口中食物會外漏
♦ 進食時間很長、多次進食
吞嚥困難的處理
♦ 為維持營養及避免嗆到,經醫師評估後放置鼻胃管。
♦ 有需要時轉介語言治療師,進行吞嚥訓練。
吞嚥飲食準備
♦ 水、牛奶、豆漿及液體食物,可依照語言治療師建議,使用增稠劑調配稠度,避免嗆到。
♦ 避免吃過黏或體積過大食物(如湯圓、糯米製品、麻糬、年糕、貢丸、魚丸)。
♦ 較硬水果可磨成果泥(蘋果、梨子)。
♦ 含籽水果應先去籽再切碎,以利咀嚼(如龍眼、荔枝、葡萄)。
吞嚥訓練影片

吞嚥困難進食注意事項
♦ 進食時保持坐直90度
♦ 使用湯匙面淺、長柄湯匙
♦ 使用吸管(用手指控制大小口)
♦ 使用缺口杯,可避免仰頭喝水,導致嗆咳。
♦ 食物由健側餵食。
♦ 吞嚥後若是感覺喉頭有異物感但並未嗆咳,可以每吞嚥2 ~ 3次就咳嗽清1 ~ 2 次喉嚨。
♦ 進食時勿說話。
♦ 吞嚥後聽病人的聲音,如果聲音混濁帶水聲,要咳嗽清一清喉嚨。
編碼:5000/T510
護理部編印
復健科專科醫師審查(2023.08)

若有任何疑問,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| (049)2912151轉3134 |